小说楼

第3249章春雨 (第2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楼】地址:www.luotxt.com

庞统笑了笑,从袖子里面摸了摸,掏出了几枚钱币来,铛铛往桌案上一放,这便是官吏之治。

这……斐蓁皱眉。

胖叔你不是耍我罢?

庞统依旧是笑眯眯的,然后伸出了三根手指头,主公定邦三法,这就是其中之一!

哦?斐蓁瞪圆了眼,这事……我怎么不知道?三法?那三法?这就是其中之一?这不是钱么?钱也算是其中一个?

庞统点头说道:若说经学么,主公不甚了了……哈哈,莫要这样看我,我是说真的,若是主公亲至此处,我也是如此说辞!不过,主公却能将经济二字融汇贯通,却是天下经学所长者之不能也……周之所以败,乃诸侯也。孔子哭礼乐,殊不知与礼乐无关,乃钱财也。若诸侯不得钱财,无以养官吏兵卒,周又何以颓败?

斐蓁吸了一口气,如此说来,治吏之要……便是俸禄?

差不多,但不全是。庞统点头说道,以史而求其法,乃知旧辙之所覆也,若以古法为今法,岂不是以腐食为佳肴乎?汉有儒者,以论钱财为耻,却不知钱财之道,乃天下法,若不得其所用,便如手持利刃,狂奔于闹市,伤人亦伤己也。

其实不仅是在汉代,后续的封建王朝之中的大多数学者也是如此。

华夏古代这些读经书的儒者,一谈起钱财来,就像是承受了多大的羞辱……

结果到了近代,又被洋人一巴掌扇晕了,然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动辄就是西洋经济如何,将西洋金融学说奉为圭臬,对于华夏古代的历史不屑一顾。

而实际上,华夏王朝的演变,都离不开对于经济财政制度的探索,对于官吏俸禄制度的改革……

华夏其实是一个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更早成熟的国家。

为了维持华夏的版图,华夏率先进入了中央集权的时代,而在这一套制度发明之前,人类几乎不可能在数百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内建立统一的国家。

为了让在百里之外的民众俯首听命,统一行动,在上古之时,炎黄想到了一个办法,就是融合。他们将鹿角融合,将鱼鳞融合,将马脸融合,将其他部落的一部分统统融合在一起,创造出了龙的形象,成为了华夏政治体制的底色。

周朝在炎黄的基础上,垫上了一块以血脉作为制度的基石。

秦汉则是吸取了周朝的教训,将诸侯再次切割,成为了郡县,建立了一个初级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。

中央政府控制官僚最重要的手段是财政。

除了中央之外,其余机构无权收税,也不能给官员发放俸禄。

这样,官员就成了中央政府豢养的统治工具,而中央政府则通过官僚网络牢牢控制了民间。

但是,中央集权制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随着政权的延续,官僚机构作为整个帝国的维稳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庞大。

官僚体系无限膨胀,让华夏小农经济逐渐供养不起。

在王朝建立初期与和平时代,官僚机构的规模还比较小,这时可以通过正规的农业税来养活。可一旦进入战争状态,或者到了王朝后期,官僚体系膨胀过于庞大,仅仅靠正规的税收就无济于事了。

这时,华夏王朝就会发展出正规税收之外的各种手段,从民间攫取财富,进一步的恶化相互之间的矛盾,因此说是土地矛盾也没有错,因为这的确是华夏古代小农经济体制之下的弊端。

汉初。列帝继绪,逢诸侯割据之馀祸,少府赋税之荡析。庞统缓缓的说道,故有诸君明哲,以修生养息之法,渐次财政之策,削弱藩镇之权,遂成一统之雏形。至孝武帝御极,欲行匈奴之国战,帑藏不足,于是设立盐铁之专卖,铸币之专权。

盐铁论么……斐蓁点头,这个我知道……

庞统啊哈一笑。

斐蓁立刻意识到有些不对,连忙改口说道,我……这个,略知一二……

庞统这才点了点头。

如果说秦皇是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法律制度的开创者,那么汉武就是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的开创者,再加上唐皇,那么古典中央集权的三套马车,便算是凑齐了。

汉武帝的中央财政集权制度,在多方面影响了华夏后续王朝长达千年的发展变化。

因为对于军事上的开销过于粗放,导致在汉代一场战争的花费,就可以达到中央官吏俸禄的几十倍,这让那些官僚的眼泪很不争气的从嘴角流淌出来……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这个三国不正常 王爷无耻,残妃不好惹 红旗飘扬 隋炀也是帝 白月光替身不干了 殿下,您别闹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