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楼

第 16 章 (第1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楼】地址:www.luotxt.com

第16章

按照明朝的守孝制度,官员父母去世,需要回家守孝三年。

严嵩的老婆死了,那么他的儿子严世蕃就要回去给老娘守孝。

这对于严嵩来说,那可就麻烦了。

严嵩已经八十岁高龄,就算拥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,脑子时常混混沌沌,需要他儿子给他出谋划策。

更为重要的是,严世蕃是严嵩的枪手,只有他能写出令嘉靖帝满意的青词。

所谓青词,是一种写给神仙看的文体,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而得名,主要用于祭祀、斋醮等仪式。唐代的白居易、李贺,宋代的欧阳修、苏轼、王安石都写过。

因为嘉靖帝的个人喜好,青词在他这里有严格的审核标准,每一篇他都会仔细阅读,并且做出御批。写得好,升官入阁不过是皇上一句话。

严嵩偏偏不擅长写青词,但不要紧,他有个擅长写青词的儿子。所以,他呈给嘉靖帝的青词多由严世蕃代写。

不仅如此,严世蕃还有一项本事——善于解读嘉靖帝的暗语。

嘉靖帝为了不让大臣摸透他的心思,喜欢半夜给大臣传纸条,内容晦涩难懂,歧义颇多。别人都破解不了,唯有严世蕃和徐阶可以。

严嵩现在老眼昏花,看奏章都得反应好一会儿,更别提嘉靖帝的小纸条。

于是,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让严世蕃的儿子回乡守孝,严世蕃留在京城,但不入宫,在家帮他处理政务。

这看起来,似乎是个还不错的主意。

临近过年这几天,京城的天气很好,只下过一场小雪,还是在夜里。第二日天亮,和暖的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,就连干裂的寒风也小了不少。

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,宫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。太监们在各处宫殿忙碌着,屋檐走廊成排的挂上宫灯。

朱翊钧站在廊下,仰着头,看太监们干活,跟个监工一样。

太监们小心翼翼,生怕一不小心磕碰了他:“殿下,这儿危险,您去别处玩罢。”

“好!”朱翊钧答应得爽快,小短腿往后退了一步,“这里可以吗?”

“……”

太监拿他没办法,只能去求冯保:“冯大伴,您看,这……”

冯保摸摸鼻子,掩饰一下自己忍不住上扬的嘴角。小家伙装傻,赖在这里不肯走,他可太明白这位小主子的心思了。

冯保走到廊下,从一堆绘着花卉、瑞兽、祥云图案的宫灯里挑出一盏玉兔和神鹿,问朱翊钧:“喜欢哪一个?”

小家伙看看左边,又看看右边,最后仰起头,冲着冯保笑:“都要!”

果然,大人才做选择,小朋友都要。

拎着两盏宫灯回到自己的寝殿,朱翊钧发现,太监们也在挂宫灯。

于是,小家伙特意要求,这两盏要挂在他出门就能看见的地方。

王安对此感到不解:“有什么不一样吗?”

冯保笑

道:“廊下站了好久才得来的。”

这两盏宫灯太大了,朱翊钧这个小不点提不动,只能挂起来。

但他实在喜欢,第二日,冯保和陈炬一起给他做了一盏小的,穿上提杆,可以拿在手里。

朱翊钧拎在手里看了又看,画屏上绘的是一条红色的锦鲤,眼睛灵动有神,鱼尾层次分明,鱼嘴微张,吐出一串泡泡。

小团子喜欢得不得了,噘着嘴,凑过去对着鱼嘴亲了一口,也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声音,模仿锦鲤吐泡泡。又拎着宫灯在院子里转圈,脚下打滑差点摔个屁股墩儿。冯保眼疾手快,把他捞了起来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墓府秘藏 哑巴,但被神经霸总读心了 网游之逆天行 猛鬼降临 禁忌天书 抗战:暴打脚盆鸡,我真不是列强 青诡纪事